2025年7月4日早上,同心县综治中心共享法庭里,当事人安某拿着调解书面对承办法官连声说谢。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从当事人进门咨询到成功调解用了2小时,真正实现了到综治中心“只进一扇门,化解所有事”,当事人满意而归。
原告安某系甘肃省某村村民,2022年3月经人介绍受雇于顾某在其承包的同心县某建筑工地从事劳务,双方约定每天工资300元。工程结束后,经双方结算,被告顾某欠原告安某工资2万元,顾某口头承诺于2023年年底一次性付清欠款。后原告多次电话催要,被告顾某一开始还接听电话,但后来将原告电话拉黑。原告无奈于2025年7月4抱着“试试看”的心态走进同心县综治中心进行咨询。
县综治中心大厅的法律援助律师了解情况后,为安某书写诉状,并及时递交至综治中心共享法庭。综治中心的承办法官立即启动调解程序,通过电话与顾某进行沟通。电话接通后,被告顾某否认其雇佣原告安某从事建筑劳务工作,其认为安某的工资应该向发包方主张。为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,法官便对被告顾某释法明理、以案说法。经过法官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地劝说,被告顾某同意调解,答应于2025年7月底前付清全部欠款。考虑到原告系外地人,被告也因承包工程在外地,为减少诉累,节约诉讼成本,经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,在共享法庭通过调解平台,让被告顾某在网上对调解协议进行签字确认,承办法官及时作出调解书并当场送达。最终,一起劳务合同纠纷仅用2小时就得以圆满化解。
“共享法庭”实现纠纷化解“零跑腿”、权益兑现“零时差”的目的,为群众开辟了便捷高效的维权绿色通道。下一步,同心法院将“共享法庭”作为一站式诉讼服务、一站式多元解纷、一站式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,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,引导不同矛盾纠纷以最优方式在诉前化解、诉中处理、诉外解决,以高质量的司法服务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、新期待。